第(3/3)页 趁着工作人员准备的空闲,方泊把几个演员都叫了过来,给他们讲解一下开拍后的站位和表演。 虽然演员们都很敬业,对剧本相当熟悉,这一点在剧本交流会的时候,方泊就知道了。 但表演归表演,机位的设置、人员的站位、走动路线的安排等等,这些细节的地方,他们就不了解了。 于是在开拍前,就需要有人给他们讲讲戏,拍摄时才不至于出现问题。 像这样的事情,在拍《一出好戏》的过程里,都是蒋灿来做的。 因为他是执行导演,方泊已经提前把拍摄的想法,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都告诉他了。 所以实际拍摄起来,都是由他再往下传达给演员们,只有拍摄比较重要的戏份,为了保险起见,方泊才会亲自出马。 两人配合着拍完了《一出好戏》,合作过程很是顺利,让方泊第一次感觉到了剧组里有个执行导演的好处。 可这回蒋灿带着一组人去了沪市,时间有限,方泊又没去找新的执行导演,也只能自己上阵了。 “这场戏是三机位,到时候a机在你们的前方,会以一个向上仰拍的视角拍摄,b机在右前方,拍黄老师的特写,c机平视拍其他人的半身近景,要注意……” 毕竟是开机第一场戏,方泊说得很细致,争取能一遍过。 一场简单的文戏,他却安排了三个机位,这也是有深意的。 由于是剧情背景是众人突然遭遇了火星上的风暴,正在居住舱里商量要不要结束这次任务。 因此,a机略带仰角的拍摄,就能渲染这种危机将至的气氛。 同时b机单独拍黄景山,c机拍摄其他人,便是为了将一行人划分成两边,给男主角遇险,被迫孤身滞留火星做铺垫。 这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,或许观众不一定能看明白每个镜头的用意,但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。 这便是电影的魅力所在,一两个小时的时长,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慢慢打磨,给导演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。 也难怪一部好电影,能让观众反复观看都不嫌腻,关键就在其中了。 第(3/3)页